伊春“林都号”:森林里“移动的五星级酒店”

2024-08-25 01:58

  12月26日,一座“移动的五星级酒店”——“林都号”旅游专列冬季首次运营开进伊春,来自国内外的65名游客一下列车就被银装素裹的小兴安岭所吸引。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真是一点不假,切身感受冰雪的快乐,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来自台湾的游客陈先生感慨道。

  “乘坐‘林都号’到伊春赏冰看雪,真是太舒服了。这趟列车犹如五星级酒店,设施齐全,服务到位,让我们这些游客感受至深。”来自江苏常州的游客江女士说。

  新加坡华运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良义深有感触地说:“乘坐‘林都号’,看到冰雪伊春,让我们这些新加坡人十分惬意。我准备签订包车协议,预定明年5月、12月两个班次,带新加坡朋友来黑龙江旅游。”

  仅仅半年多的时间,“林都号”就运营了11次,其服务理念赢得了游客的广泛赞誉。

  年初,伊春市委按照“在全省率先打造中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工作定位,创造性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结合实际谋划了“林都号”旅游列车项目。

  3月6日,伊春市委书记隋洪波率队赴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对接洽谈合作项目,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新红就联合打造“林都号”旅游列车达成共识,确定由伊春森工集团与其合作改造建设“林都号”,双方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自此开始了“林都号”项目的高效率建设、高品质实施。

  伊春市委高度重视“林都号”项目建设,纳入重点工作督办推进,并决定奋战100天,在哈洽会期间投入运营,助力龙江特色文化旅游。伊春森工集团全力奋战,哈铁局集团各部门密切配合,无缝衔接抢工期,以“背水一战”的勇气和“套着干”的科学方法,打赢了“林都号”列车改造攻坚战。从4月21日改造车体牵引至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厂,再到6月15日14节功能车厢全部改造完工,仅用时57天,创造了旅游专列改造的“伊春速度”。

  为确保顺利运行,6月16日,双方再次深入座谈交流,就首发开行车厢功能布局、服务设施完善、形象展示、安全保障等细节进行全面对接。2023年6月18日9时38分,载着200余名游客的Y523次“林都号”旅游列车如期在哈尔滨火车站首发,当天17时到达伊春站,试运行获得圆满成功,成为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益尝试和工作亮点。

  外观设计最大亮点是:火车头与车身一体化,呈现白色加大地色的主色调,这在中国旅游列车发展史上尚属首例。全车线条简洁明快、动感流畅,将独具小兴安岭特色的“红松、山脉、小鹿、雪花”等图案巧妙搭配,充分展现伊春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寓意伊春绵延林海孕育生机、充满希望、承载未来,激发旅客对走进森林亲近自然的美好憧憬。

  列车内部设计对标国际化,注重功能配套,全列车厢编组15节,其中5节功能车厢,包括爵士酒吧、中西餐厅、茶室书屋、直播带货、儿童游乐、康养问诊等功能。列车载客车厢全部为高级软卧,仅30间,定员60人,最大载客量90人。

  不仅车上,地接环节同样诚意满满、异彩纷呈,选定临近1个5A级景区、多个4A级景区的五营汽车营地作为地接母港,植入小型音乐啤酒花园演绎、户外大型消夏晚会、森林音乐节与音乐会、烧烤美食节等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动项目,充分展现小兴安岭自然生态之美,努力营造沉浸式文旅体验氛围。

  “林都号”旅游列车由伊春森工集团授权旗下伊春旅游发展集团代行“绝对使用权、产品定价权、运营主导权”,努力为旅客提供集旅游、娱乐、住宿、餐饮、度假、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新旅游体验。试运营是从夏秋两季的“游伊春”起步。从7月18日到10月4日,先后推出“林都号——森林夏日之旅”、“乘坐林都号,游千里画廊”两款产品,时间为5天4晚,共出行9次,累计接待游客694人。

  “林都号”旅游列车采取长线与短线相结合、快进与慢游相结合、大众游与高端游相结合的方式运营,植入列车会议、列车影院、列车书屋等多功能业态让游客们的行程不仅有“颜值”更有“品质”。

  浙江游客徐女士评价说:“乘坐‘林都号’不仅走进了原生态的大自然,更感受到了移动酒店的舒适,让人感到既便捷,又舒适。”

  “林都号”建设、运行期间,紧盯项目高品质,伊春市委书记隋洪波多次听取汇报,召开书记专题会,研究常态化运营和扶持政策,市政府积极制定支持具体举措,伊春森工集团成立专班“挂图作战”,列车改造项目的三大主责单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照任务清单主动落实责任。

  运营高端旅游列车对森工人来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的成长过程。伊春把提升“林都号”好评率作为发展目标,不断积累运营经验,补齐运营短板,让“林都号”更加亲民惠民。通过细化各种服务方案和应急预案,用制度保障“林都号”始终按照正确的轨道,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值得一提的是,8月12日受“卡努”台风影响导致火车停运后,运营团队迅速启动应急措施,通过公路在5个小时内将游客全部送回哈尔滨市。“林都号”9次出行,游客“零投诉”,并获携程钻石会员7个满星评价。

  伊春旅游发展集团着力打造本土化的运营团队,组建了以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策划执行团队、地接服务团队、服务管家团队、移动的厨师团队和理想森林乐队,全流程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服务。

  培育“林都号”专属服务特色和文化品牌,是“林都号”的一大特色。为解决“吃”这个头等大事,车上推出“美食盲盒”,中西合璧,惊喜连连;车下推出“林都四宴”,尽展森林大厨房的特色,让游客永久记住“伊春味道”。

  “这次乘坐‘林都号’,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游冰玩雪,而且还走近健康,中医为我把脉后,做了健康报告,我要带回去认真调养。”江苏常州钱先生对“林都号”给予高度赞扬。

  在“林都号”出行的实战实践中,伊春森工集团研究各项支出的合理性、有效性,精准取舍,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提质增效上。他们本着“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兼顾解决地接大巴与“林都号”体验感相差悬殊问题,购置4台19座考斯特中巴车和2台丰田7座商务车专属保障“林都号”。

  此次冬季首次运营,“林都号”司乘团队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树立伊春旅游新形象出发,伊春旅游发展集团自行设计了独具伊春特色、一长一短两款服饰,选用最纯洁的白色作为服饰主基调,与林都号外观咖白色车体相呼应,男女统一穿着灰色长裤,降低与冰天雪地的反差,不与自然争色。女款鸭绒服选择淡绿色,寓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男款鸭绒服选择米白色,寓意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个创新设计,成为龙江冬季旅游宣传的一大亮色。

  按照游伊春、游龙江、游全国“三步走”的顶层设计,伊春市一直同哈铁集团密切合作,以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方式高效协同推进“林都号”发展。通过对全省铁路运行图和优势冰雪产品布局的研究,在冬季产品谋划上,设计了“北境之冠·奇幻之旅”大小两条环线,产品涵盖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中国雪乡、中国东极、中国林都、中国北极等龙江顶流冰雪产品。这是一个全新的冰雪旅游圈,是一条从未走过的铁路冰雪环线,也是一条从“冰雪城市”到“冰雪小镇”再到“冰雪森林”的探索之旅、发现之旅。

  冬季设计出行8次,其中:“小环线个班期;“大环线个班期。线路产品一经推出,就得到市场积极响应,12月23日首发,12月29日跨年游和春节班期票已售罄,其他班期售票均已过半。

  为确保今冬首发成功,在省工商银行和市工商银行大力支持下,12月18日,“林都号”旅游列车进行了冬季试运行,57名省内游客全程参与体验,获得了游客的赞誉,进一步扩大了“林都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2月28日,“林都号”完成伊春之旅,回到哈尔滨。这次“林都号”形成哈尔滨一雪乡一伊春一哈尔滨的“小环线”,游客在沿途尽享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境盛景和奇观。

  “林都号”的改造与运营,盘活了伊春闲置的铁路,增加了“旅游+铁路”新业态,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带动作用,呈现“三个一百天,迈上三个台阶”的良好态势,即:从项目启动到列车首发用时100天,跑出了伊春旅游项目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的加速度;夏秋两季“游伊春”用时100天,探索建立了科学的运营模式;推出冬季“游龙江”线天,进一步扩大“林都号”知名度,为下步“游全国”打下更好基础。

  1-10月伊春站到达旅客207139人,同比增长76.5%,今年“十一”双节期间,伊春进入全国反向旅游、小众旅游目的地前十名,为扩大“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旅游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贡献了伊春力量。(李广明 李敬泽)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以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把党支部建在科技前沿一线、建在国家重大需求一线

  宇宙诞生之初,物质和反物质的性质应该是对称的、数量应该是等量的。但现在的宇宙,却难以找到反物质。

  文化数字化作为数字技术与文化资源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文化现代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21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幕,大会以“共育新质生产力 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通过推动全球机器人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1980年,山东大学原校长、著名数学家潘承洞与同为数学家的胞弟潘承彪共同出版专著《哥德巴赫猜想》,全面总结了哥德巴赫猜想自1742年提出之后的研究发展,特别是近60多年来的最新成就。

  本次博览会深化“机器人+”应用场景展示。27款人形机器人进行了整机展示,数量创历届之最。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也会同期举行。来自全球的观众可进入机器人世界,开启沉浸式游览体验。

  这里就是武威重离子中心,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就安放于此。

  今年以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巾帼有为的故事不断上演,激励着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国中更好发挥“半边天”作用。

  这些超重元素的性质可能会揭示更多关于在大规模天体物理现象中产生的原始元素的信息。研究这类奇特物质可能有助于科学家理解我们周围自然存在的、更为典型的物质。

  中部地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市场潜力。

  8月1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隧道盾构机“深江1号”完成3590米既定掘进任务,顺利抵达珠江口水域海平面下106米,创下中国大盾构水下掘进最深纪录,也是世界高铁盾构隧道掘进的最深海底纪录。

  世界最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压缩机组下线兆瓦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压缩机组在辽宁营口下线,这是世界最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压缩机组。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发电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项目。

  记者近日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付新华教授团队与湖北大学李代芹教授、张士昶副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某些蜘蛛能够操控并利用萤火虫发光信号,进而诱捕更多萤火虫。

  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党总支通过党建工作引领,产能、效率、质量等多方面均得到提升,实现核电产品“零废品”目标,设备完好率97.5%以上。

  19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潜航员傅文韬、赵晟娅以及来自哥伦比亚的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第2潜次作业,这是“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本期,我们组织老师、学生讲述亲历,并结合记者调查、专家视点,为以科学评价助力科学育人汇聚智慧、提供启发。

  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负责人张建国说,从项目成果鉴定到产业成果推广,中试基地按照“政府主投+公司主管”建设运营模式,为源头创新顺利走向产业化,解决了堵点卡点问题。